墓碑成為了記錄逝者家譜功績的一種《榮譽證書》和裝飾品。
這非常符合中國人美化祖先、美化祖先、美化后代、美化美名的社會風尚。
墓碑的標準寫法如下:
1、稱謂的姓名,先考,顯考,先妣,顯妣是會常用的詞,先考意思是家族沒有人的身份比死者更高了,這里就用先,考是男性尊稱。顯考,就是還有身份比死者高的人,還未過世,就只能用顯考。先妣和顯妣只是差別在妣,這是女性的意思。
2、生卒日期,這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的時間周期,一般寫“生于****年**月**日,終于****年**月**日”,這一列字要講究合生老,年份一般正常寫,加上生于,年,月,日,就是九個字,最多加三個字。
3、立碑人的書寫方式,立碑人一般選擇子,孫,曾孫這樣的書寫方式,這個部分需要行數符合合生老,采用縱向書寫的方式比如“孝孫楊**”可以改成“孝孫男楊**”。
合墓墓碑的形態
為了把它的形狀雕刻成方形、長方形,開始埋葬在墓內或墓外,參照建筑,碑的頂部有一頂帽子,上面裝飾著動物、植物或山水圖案,碑身上刻著逝者的簡歷。
他與妻子、妾、兒子、女兒等被單獨埋葬。
刻有樹蔭的房屋(即墓地)在地理上朝向風水(以天地的枝條表示)。
中產階級家庭可以立一塊中等大小的墓碑,而貧困戶只能立一塊寫著名字的小石碑,或者立一塊陶磚碑,或者種上某種常青樹作為招牌。
墓碑也因此從實物逐漸轉變為文化藝術品,其功能、形態、肌理、裝飾也越來越多樣化。